监听 HD中字

分类:剧情片 其它1970

主演:伊日娜·博赫达洛娃,拉多斯拉夫·布若博哈季,伊日·齐斯莱尔

导演:卡尔·卡切纳

关注捷克电影,主要是因为发轫于1962年的捷克电影新浪潮运动,在此背景下诞生的电影,总能给人以惊喜,藉此可以管窥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思考和反思,更可以见识艺术的创新魅力、勇气和十足的韧性。

艺术欣赏,要贴近当时的时代,更要跳出时代局限性,站在更大的角度来看待艺术,以能为当下甚而未来的艺术创作和进步提供可资参考的经验和技艺积累。

早期看到的捷克电影,多为低码率的资源,画质影响观感,近些年,随着高清数字修复的技术进步,一大批经典电影得到成功修复,以全新的样貌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隔三差五总能听到又有什么经典电影完成修复,重新观看,总能收获意外的惊喜。

《监听》就是属于意外发现的高清修复电影之一,故事讲述铁幕政府时代,身为政府公务员的男主人公在和妻子一起参加社交聚会上得知几个熟悉的同事被逮捕,对自己的处境感到警惕和担忧。匆匆离开聚会现场,在路上忐忑不安,却不得不忍受妻子的抱怨,糟糕的表现破坏了她的形象和魅力。到家后,夫妻二人相互埋怨找不到钥匙,没法顺利打开房门。丈夫发现不远处有神秘的轿车在跟踪他们,他提醒妻子注意自己的言语,换来的仍旧是妻子喋喋不休的唠叨。丈夫决定翻墙进去开门,却发现家里的门根本就没关,找不到的钥匙还关在门上。职业的敏感性让他感到危险就在周围,莫名的停电更加加剧了他的判断。举着蜡烛满屋子搜索,他试图找出闯入者留下的蛛丝马迹,身边的妻子仍旧沉浸在聚会的兴奋中,到家还意犹未尽,翻找出半瓶酒喝个没完。家里明明有人进来过,到处找却又找不到证据,丈夫回想起在聚会上其他人的一些说法,愈加感觉不安,尤其想到自己参与的项目报告,部分内容可能让自己陷入被铺的困境,他慌忙找出自己的文件包,将里面的报告文件撕碎扔进马桶,在冲不下去的情况下只能用火烧掉剩下的部分,结果烧坏了马桶盖。妻子抱怨燃烧造成房间里空气污浊,想要打开窗户,丈夫迅速阻止妻子的动作,提示她有人在监视他们,可是自己又没有明显的证据。这招来妻子的不满,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二人之间冲突升级,却在无意间发现藏在厨房角落里的窃听器。房间里面的氛围瞬间变得凝重,接着夫妻二人又在房间的其他地方找到被人安置的窃听器。妻子有点震惊,终于相信丈夫的说法是对的。这时,窗外停着的一辆轿车更加加剧了他们的不安,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在阳台上说话,寻找对策。妻子忍受不住被监听的生活,疯狂地决定孤注一掷,她将房间里发现的窃听器一一找出,扔进马桶里,并对着窃听器大声说落着自己的不满,表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个人所为,和丈夫无关。急促的门铃声响起,该来的总会来,门外是一群不知道身份的人,拿着手枪,说笑着,又似乎暗示着什么。不得己,丈夫让进这些不速之客,招待他们吃喝,妻子的不安更加明显,一番折腾问询后,这些人离开,让夫妻二人多少松口气。这时,响起刺耳的电话铃声,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丈夫心怀忐忑地拿起电话,得到自己被提拔升职的消息。夫妻二人面面相觑。

在特殊的社会里,铁幕无处不在。人们以为进入体制,成为体制的一份子,就可以高枕无忧,现实并非如此,热闹欢乐的背后,不安的氛围笼罩在每个人的头上,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个人是谁,何时轮到自己身上。《监听》里的夫妻二人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聚会的欢乐,掩盖不住人人自危,丈夫的职业敏感性让他从周围人的言语间感到危险正在一步步靠近自己。这时,丈夫和妻子的表现呈现出反差,丈夫谨小慎微,希望早日摆脱聚会,回家处理事情,妻子此时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以为沉浸在聚会的欢乐和酒精的刺激之中。此时此刻,至少两种矛盾已经建立起来,表面上是夫妻二人针对结束聚会和开门寻找钥匙的矛盾,深层或者看不到的矛盾是夫妻二人作为一个整体和暗处监听人之间的矛盾,也可以说是丈夫为寻找自保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和不知在何处监视的人的矛盾,这种矛盾关乎生死,哪怕是微小的失误或疏忽,都可能导致自己上黑名单,随时都会被人抓走。

丈夫的紧张和妻子的抱怨构成影片前半部分最直观的冲突,没有上锁的房门、挂在门上的钥匙以及半开半关的窗户等诸多细节让丈夫确信有人进来过,甚至有可能还没离开,就躲在房间或者周围的某个黑暗角落里,与此同时,身处危险而不自知的妻子关注的还是生活的琐碎,从钥匙说到喝酒,接着又是洗澡水、蜡烛甚至谈到某个未出现的女性,直到二人就是否在厨房亲热,这些表面上看是无聊的展示,其实在制造强烈反差的同时让故事逐步在升级,也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

窃听器的发现,是整个故事走向的转折点,丈夫终于借此证明自己之前的担忧是正确的,妻子自然意识到监听就在身边,背后自然是谁也无法确定的危险,至于有多危险更是让人不寒而栗。这个时候,反差继续存在,只不过实现了反转,这非常关键。在此之前,丈夫四处搜索直到烧毁文件,处于主要位置,或者说处于情节的主要部分,掌握着主动权,妻子虽然话语很多,其实处于次要位置,属于从属的位置。窃听器出现以后,丈夫确信监听的真实存在,而且有些话自然已经被监听到,这个时候再采取任何措施都是无用的,只能接受现实,等着随时有人进来抓走自己,可以说,丈夫的情绪进入低潮。与丈夫相反,妻子此时却很快地调整好情绪,迅速又果断地找出窃听器并将它们丢进马桶,从此刻开始,妻子开始掌握主动权,成为故事行动的主要。不过主动并未持续到最后,当门铃响起,面临就在眼前的危险,妻子再次陷入恐惧和脆弱。这个时候,反转再次出现,丈夫再次采取主动,将之前一直处于隐藏的矛盾推到台前,直面门外的不速之客。

从艺术处理角度来说,让隐藏的矛盾持续处在若隐若现的状态,既提供故事发生发展的背景,也可以制造悬念,从而推动剧情的一步步发展。这对于双线叙事中更好地展现显性叙事尤为关键,但在影片中让隐藏矛盾出现进而制造故事剧情真正的高潮,是非常明智的。《监听》这部影片虽然表面是在展示夫妻二人在面对危险时的处境和变化,深层实际是在探讨在特殊社会体制下人的生存困境和无奈,那么,让真实的意旨和矛盾出现,就顺理成章。在高潮的时刻迎接矛盾的直接碰撞,从而让故事情节圆满,情感得以释放。

故事结尾,电话响起,得到的却是升迁的消息,看似透着一丝黑色幽默,实际上暗示着人的无奈和更深层次的悲哀。被监听所产生的矛盾表面上已经解除,殊不知二人已经进入更大的矛盾之中,随之而来的危险将会更大,那些已经被捕的前任部长们就是鲜活的例子。二人显然已经意识到未来迎接他们的将是什么,他们无法欣喜,只能对视,无言。故事就此戛然而止,留下空间让人各自去想象。

详情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9-2020 www.135ys.com All Rights Reserved